教育、工作与幸福

剑荣    发表于:2022年8月1日

优质教育,更容易带来好工作,更可能使人过上幸福生活。绝大部分人的成长路径一开始也都遵循它,但渐渐很多人偏离了方向,有主动、有被动,有自身、有外在的原因。很多时候,其实是你没得选,你有努力的心、但没努力机会,被迫偏离

就业困惑。如果背上巨额房贷,那你只能选择小心谨慎地忍受环境、埋头工作,即使面对外面机会,也会战战兢兢地害怕参加面试,更不敢离职去接受新挑战,因为房贷压力和寻求新机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,会让你放弃。

教育无奈。当你来自小县城,好不容易上大学、毕业后在大城市就业,又赶上新时代的发展,它要求你得继续参加培训教育来积累新技能,这样才能保持竞争力。可一方面对你来说,教育费用可望不可即,你宁愿花钱给到父母或者小孩,这就导致你会在大城市慢慢被淘汰、被离开。没法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,你就竞争不过别人,但你没得选择,因为生存是第一位。

幸福感缺失。如果你工作缺少技能,就很难体会到工作是能带给你幸福感,更甚者你可能还会对工作充满负面感和抱怨。尤其是缺少技能工作,是很容易把自己命运交给别人来决定的,因为你没有话语权,这种工作状态下你就不容易感到幸福。如果工作不幸福,你更没有积极主动的意愿。而且有时你想努力,也并不是所有公司都会给你额外机会,再加你又不了解外部市场、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干嘛、没人会教你怎么办时,面对如此窘境你就很容易放弃,因为处于弱势的你没得选择。

教育是前提,工作是过程,幸福是追求的结果。很多时候,当你有追求目标时,就容易有幸福感,追求过程本身就是种幸福体会。最担心是没有目标,浑浑噩噩、得过且过,这样你的生活质量就会慢慢变差,你所拥有的也不容易让你感到有幸福。幸福不止止是金钱,是阅读学习到新知识、是完成工作任务时获得成就感、是获得别人认可、是自我价值实现等等所带给你的综合体会。其实,教育是让你学会有心去体会幸福,懂得追求幸福。

自主就业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富有人们将更加追求自由,越来越不愿意忍气吞声地工作、不愿意996无限加班;而不富有的人们,他们则更期望通过自己努力来获得更好生活,他们对于能有努力机会和薪水高工作更迫切,更愿意牺牲。所以未来工作比拼的,不止是学历、就业经历,还有对职位的求职诚心。同时有能力的人,也不是说他有什么、想做什么,而是他敢选择不去做什么、不想做什么,能有自主选择权的底气,这些底气在以前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中是被严重埋没的,但未来不会在这样了。相反对于雇主来说,研究懂新时代人们特征和工作心态,能结合到企业战略来管理组织发展,将会是未来有社会责任企业的标杆榜样,也是吸引顶级人才的工作环境。

自主教育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教育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,如何教授人掌握新工作技能,就是通过教育。教育资源在以前,它是稀缺的,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。数字化的到来,让教育资源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给到了大众,这是时代红利。在线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终端的普及,让偏远地区、贫穷地方更多人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,放在任何以前时代,这些都是无法想象的事情。努力抓住这个时代带给人们的教育红利和就业红利,将是普通人获得努力机会的窗口,你在“得到”上花几十元甚至免费能学到最优质最顶尖教授课程、而且课程内容也丰富多彩,也是时代所给予你的。而对于传统教育机构来说,新型数字化教育形式将会慢慢蚕食掉传统教育,并且把它颠覆。教育会一直在,但教育形式会改变。

新时代要敢努力、会努力。很多大学应届生毕业时,把公务员考试放在第一位。这是上个时代的封闭社会产物,因为奋斗机会不多、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、再教育机会不多等导致的。但时代变化了,市场越来越开放,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、质量越来越高,就业风险则越来越小、总归有认可你的地方(特别是在大城市),所以要学会顺势,市场上的奋斗成功机会要远远多于从政(很多也不能讲从政,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低薪水且大家认为的稳定工作,很多时候外部稳定了,但你内心却不稳定了)。以前你会很看重公司给予你的内部培训,如果没培训到,你会担心自己错失了学习新知识机会,未来你就变得不会非常在意,因为外部市场会给到你、甚至远远超过雇主。所以很多时候,个人职业成长和技能提升,从以前只有公司能给予的被动性,慢慢会演化到了外部市场能给予你自由选择的主动性。就业选择面广了、机会多了了,承担风险小了,技能增加了,你的个人生活幸福度肯定能提高,前提是你肯抓紧机会去努力。

像得到、混沌、Coursera等都是新兴教育机构,他们业务除了商业外,还都具有天然的公益和扶贫属性,因为他们打破了地区、阶层甚至不同国家间的教育资源配置,新时代为有这样的机构(能在教育领域推动社会前进和给到更多人奋斗机会)而庆幸,我们微章Microbadge也会致力于此事业,推动教育领域的公益价值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利润。教育为先,我们一同追求更好教育环境,为大家争取有更称心工作和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!